本篇文章640字,读完约2分钟

60年的时间过去了,中国女性的发型变化越来越丰富,从建国初流行的系着长、粗、红绳子或丝带的麻花辫,到耳朵短头发的“刘胡兰头”、“哈日”的“山口百惠头”,跟随西方的时尚 中国女性越漂亮,发型就越成为塑造女性自我魅力的重要一环。

“60年中国女性发型变迁:麻花辫到千面女郎(组)”

从50年代到60年代

《麻花辫》:经典的魅力

“村子里有个叫小芳的女儿,漂亮善良,长着美丽的大眼睛,辫子又粗又长……”。 1993年,李春波的《小芳》染红了中国大江南北,掀起了“城市民谣”的热潮。 歌曲中描绘的知青生活记忆中的村姑小芳的“麻花辫”的形象也沁人心脾。

“60年中国女性发型变迁:麻花辫到千面女郎(组)”

50年代麻花辫

20世纪80年代“村姑”的发型---双“麻花辫”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0年代是中国女性未婚女性的主流发型。 女孩子们把头发分成两半,黑色发亮的麻花辫垂直于身体前面,辫尾系着红色或漂亮的丝带,身上穿着寒碜的“布拉吉”,看起来异常美丽。

“60年中国女性发型变迁:麻花辫到千面女郎(组)”

《刘胡兰头》:时代的印记

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初,新中国经历了“大跃进”、“大炼钢铁”、“大饥荒”时期。 美丽的麻花辫依然是女孩子喜欢的发型,包括“文革时代”的女红卫兵,但是麻花辫已经很多了,长度和双肩或者更短。

60年代结婚照片

但是,随着“绿色军服”的盛行,“刘胡兰头”也成为当时女性选择的第一个发型之一,特别是在结婚时尤为普遍。 整齐、垂直的头发正好遮住双耳,看起来强壮、干劲十足。 无论是在工厂里努力工作、戴着绿色军帽、拿着《毛主席语录》、拍着朴素的结婚照、演着《样板戏》,《刘胡兰头》都是那个时代鲜明的印记。

标题:“60年中国女性发型变迁:麻花辫到千面女郎(组)”

地址:http://www.hongyupm.com/gnyw/16361.html